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这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否具有学习和交往的积极性,将关系到孩子能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帮孩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呢?
图片

1.身体准备

 

进入小学后就有了严格系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任务,要求孩子们在身体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1、均衡营养,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

 

2、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在孩子在入学前调整好身体状态。

 

3、经常锻炼身体,以促进协调、平衡能力,如投掷、传球、跑跳、攀登等。

 

4、多做些手工游戏,锻炼小肌肉和眼手协调,为宝宝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打基础,如剪纸、折纸等。



2.习惯准备

 

1、课前准备。

下课后及时喝水、上厕所,把下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摆放好。

 

2、养成良好的坐姿。

坐姿正确与否既影响书写,又影响宝宝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坐姿:上半身坐直,胸膛挺起,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腿平放,两手随意放在大腿上。

 

3、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同时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

 

4、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

告诉宝宝别人说话时,专心听;自己表达时,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与别人交谈时,要大方、有礼貌。

 

5、具备规则意识。

可以通过游戏等途径,提高宝宝的专注力、控制力和坚持力,使其能够在入学后遵守课堂纪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能力准备

 

1、融入集体的能力。

宝宝从幼儿园跨入小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礼仪行为,更易被这个环境接受。

 

2、良好的自理能力。

家长们要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入学前的自理能力训练。比如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早起早睡,并逐渐缩短午睡时间;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掌握大小便,便后擦干净;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等。
 

4.心理准备

 
1、激发宝宝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可以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真了不起。”让宝宝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自豪感等等。
 
2、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避免高强度高负荷的要求,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开阔宝宝的视野,激发他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其能够对各门学科感兴趣。
 

5.家长需要做的准备

 
 

 

1、增强宝宝自信心。家长要帮助宝宝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学习和适应困难,不断地给予鼓舞, 使其增强信心,并在克服困难的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2、调整好宝宝的生活规律。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 让宝宝有时间概念。
 
3、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可为宝宝开辟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 选择他喜爱的台灯及文具, 让宝宝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