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一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印象深刻,突出了开国大典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在记叙开国大典开始前的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从这些文字中已经感受到了典礼的盛大与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典礼临近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现得越发强烈。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由此表现了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样的句子,表达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欢欣鼓舞的心情。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记叙阅兵式的部分则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自豪的感情。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这一场面。先总体写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的情景,再按照入场顺序,具体描写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空军各兵种方队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课文的一个个场面描写中,对毛主席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很典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不断地向群众挥手”,通过这些言行的描写、会场环境的描写及人们激动心情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这位领抽的伟大形象。
形容声势浩大的四字词语:
震耳欲聋 地动山摇 气势磅礴 万马奔腾
形容范围广的四字词语:
四面八方 大江南北
五湖四海 天南地北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答案
一、 画去:dōu fó chā bēn liǔ chén
二、检阅 距离 旗帜 政委 爆炸 坦克 汇集 诞生 栏杆 典礼
三、宣布 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