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课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炽热,感情的抒发首先依托于整齐的句式。课文第1自然段从“智、富、强”到“独立、自由、进步”,再到“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层层递进,推动情感,读来铿锵有力、振聋发聩,中国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课文第2自然段均为四字句,逢双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明快,使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了对少年中国的美好希冀。
感情的抒发还依托于排比、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八句排比,一气呵成,论述了强国富民的责任全在中华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思是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意思是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挡,浩浩荡荡,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意思是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鱗爪舞动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意思是鹰华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意思是奇花刚开始孕育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増强了感染力,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课文插图上方是日出东方,云海奔腾,下方是江河奔涌,激流澎湃。天地雄浑一体,呈现出一幅气象宏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插图与选文内容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在朗读第2自然段时想象画面,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我会写:
泻:xiè(倾泻、奔泻、一泻千里)
潜:qián(潜水、潜力、潜伏)
试:shì(试卷、尝试、试验)
胎:tāi(胎教、怀胎、胚胎)
皇:huáng(皇帝、皇宫、皇权)
履:lǚ(履行、履约、履任)
疆:jiāng(新疆、边疆、疆土)
我会认:
鳞:lín(鳞片、鱼鳞、遍体鳞伤)
惶:huáng(惶恐、惊惶、惶怖)
哉:zāi(美哉、壮哉、优哉游哉)
形近字:
潜(潜伏)替(代替)
试(试验)诚(真诚)
胎(胚胎)抬(抬走)
多音字:
少:shǎo (多少)shào (少年)
似:sì(似乎)shì(似的)
理解词语:
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潜龙腾渊:潜伏的巨龙已经很强大,腾起于水中一飞冲天。梁启超将少年中国比喻为蛟龙。
奇花初胎:枝头花朵含苞欲放之初,生气饱满,朗艳新奇,喻精气内蕴。
纵有千古:“千古”是指时间,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
横有八荒:“八荒”,东 西 南 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词语扩展: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潜龙腾渊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呆若木鸡 龙飞凤舞
少年中国说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①同上一堂课
推荐指数:⭐⭐⭐⭐⭐
该视频因违规已下架
该视频因违规已下架
②名师云课堂
推荐指数:⭐⭐⭐⭐⭐
该视频因违规已下架
该视频因违规已下架









思考:1.为什么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2.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