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第2自然段先从形体、构造等方面描写大拇指的样子,然后说明其貌不扬的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并以举例的方式写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而且它还从不好大喜功;第3自然段写了食指的姿态和作用,举例说明了食指做的工作多而且复杂;第4自然段写了中指因为所处的独特位置,所以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和“养尊处优”的地位,但实际做事时却出力不多;第5自然段则写了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和作用,说它们“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却是最为薄弱的。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并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根手指,团结才有力量。
作者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目的是由物及人,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五根手指虽有差异,自己却无爱僧在其中,照应文章开头部分对五根手指的概述。接着阐释道理,启发读者从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一有的人如大拇指般,其貌不扬却吃苦耐劳;有的人如食指般勇于探险、机敏能干也有的人如中指般相貌堂皇、养尊处优,或是像无名指和小指一样能力薄弱。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尽管作者写作本文时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文章中传达出的团结起来才有力量的道理,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如,第2自然段中,作者描写大拇指的形状是“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样一来,原本没有生命的大拇指变得就像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人一样,让人感到亲切;举例写大拇指的作用时,“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等词语营造出了场景的急迫、局促之感,大拇指的劳苦形象就此生动了起来。又如,第3自然段写食指的作用,“全靠”“都要”“最多”等词语,十分夸张地表现出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形象,读起来趣味盎然。再如,作者还由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想到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关公、关平、周仓,既写出中指高高的样子形似高大威武的关公,也表现出三根手指的关系神似关公与他身边两位形影不离的左膀右臂。寥寥几笔,那“曲线优美”“养尊处优”的中指形象就显得格外鲜活,富有趣味。此外,写无名指和小指时,夸张地写他俩的作用之小,说“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读者只要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两根手指的情况,便会不由得会心一笑。类似的风趣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作者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可见一斑。
本文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大拇指为例,文中写大拇指吃苦耐劳,但是有讨巧的事时,却“只能呆呆站在一旁”,他那无奈、发愣失神的样子,就像生活中的人,极其逼真,活灵活现。写其他四指也用了类似的手法,惟妙惟肖,富有活力。除此之外,文中还把手指当作其他事物来写,比如,将无名指和小拇指说成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形神兼备地表现出这两根手指大多只参与“这等享乐的风光事”,很是有趣。
课文配有四幅生动的插图,描绘了五根手指的样子,姿态、表情生动,细节丰富,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风趣幽默。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

主要作品: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

 

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拇:mǔ(拇指、大拇指、二拇指头)

搔:sāo(瘙痒、搔头皮、搔首弄姿)

痒:yǎng(痛痒、痒痒、无关痛痒)

秽:huì(秽气、秽物、自惭形秽)

轧:yà(轧场、轧伤、轧棉花)

拧:nǐng(拧开、拧紧、拧螺丝)

螺:luó(螺丝、海螺、螺母)

纽:niǔ(纽扣、纽带、枢纽)

扣:kòu(衣扣、扣留、扣住)

貌:mào(外貌、面貌、相貌)

仓:cāng(仓库、货仓、粮仓)

渺:miǎo(渺小、渺茫、渺无人烟)

享:xiǎng(享乐、享受、共享)

庸:yōng(附庸、平庸、庸庸碌碌)

憎:zēng(憎恨、爱憎、憎恶)

 

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弦:xián(琴弦、弦乐、管弦)

揿:qìn(揿纽、揿按、揿电铃)

窈:yǎo(窈窕)

窕:tiǎo(窈窕)

薄:bó(单薄、薄弱、薄礼)

 

形近字:

姆(保姆)扎(挣扎)渺(渺小)享(享受)豹(猎豹)

拇(拇指)轧(倾轧)沙(沙子)哼(哼唧)貌(相貌)

 

多音字:

:bó  薄弱  báo 薄饼 bò  薄荷

:chù 到处  chǔ 相处

 

近义词

姿态—姿势  消受—享受  堂皇—气派

机敏—机灵  秀丽—秀美  薄弱—单薄

渺小—微小  附庸—附属

 

反义词

简单—复杂  危险—安全  机敏—迟钝

薄弱—坚强  强硬—软弱  渺小—伟大

养尊处优——吃苦耐劳

 

理解词语:

【堂皇】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姿态】姿势;样儿。

【窈窕】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

【秽物】肮脏的东西。

【消受】享用、受用;禁受、忍受。

【扶衬】扶助,衬托,帮助的意思。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句子解析:

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总写)
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作用和性格。(分写)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根手指,团结才有力量(总写)

 

课文主题:

本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各种不同的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课文是围绕“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句话来写的。

 

2、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上恰当的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主题鲜明,结构清晰严谨,语言风趣幽默。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大拇指肯吃苦,做吃力的工作,不图名利。食指勤奋卖力,做危险、复杂的工作,敢于探险,不怕牺牲。中指姿态优美、相貌堂堂、性格高傲、养尊处优,只是略微扶衬大拇指、食指工作而已。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精于丝竹,但是能力薄弱。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比如: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3.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和同学交流。
大拇指:其貌不扬却吃苦耐劳,不显摆,像是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对工作认真负责,肯吃苦的人。
食指:很机敏,敢于冒险,像生活中那些敢于探险而又勤奋刻苦的人。
 
☆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示例1:现实生活中,见得最多的莫过于家长老师严厉的眼神了。真是纳闷,为何那眼神总是阴雨连绵,不知何时才会放晴。同学的眼神是友善的,它没有大人们的深沉复杂,就算平常小打小闹也还是令人亲近。陌生人的眼睛是匪夷所思的,你无法看透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有一点必须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示例2:鼻子在脸上的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他居于中央,有眉毛、眼睛和嘴巴二十四小时保护他的安全,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 换一个角度看,鼻子作为五官中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有诸多的生存风险。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杀菌药水、工厂排出的废气飘散出的令人窒息的气味也只有他独自消受。食物是否变质需要他来鉴定, 药水是否过期更需要他的判断。天灾人祸常常会殃及他,就说最常见的感冒吧,感冒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遭殃的总是鼻子。为了擦掉鼻涕,他常常被面巾纸抹得通红,甚至擦破皮,但他从来都不抱怨,他的奉献精神是最令我钦佩的。

示例2:耳朵就像是一对侍卫,在脑袋的两旁各自守卫。当危险来临时,它们立刻抖一抖精神,竖立起来。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有一次,我在马路上行走。突然,耳朵们听到车铃声。耳朵们马上向大脑首长报告。我才能迅速躲开,逃过一劫。它们的作用真是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