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我会写:
之zhī(之前)(之后)(之间)(总之)
相xiāng(相见)(相对)(相反)(相同)
近jìn(近日)(近来)(近年)(亲近)
习xí (学习)(练习)(自习)(复习)
远yuǎn(远方)(远古)(远大)(长远)
玉yù(玉石)(玉米)(宝玉)(白玉)
义yì(同义)(近义)(义工)(正义)
易写错的字
之:共三笔,不要把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捺连成一笔。
义:第一笔是“、”,不要写成“丿"。
我会认:
初chū(初中)(初级)
性xìng(性别)(性格)
善shàn(善良)(善恶)
教jiào(教育)(教师)
迁qiān(变迁)(迁移)
贵guì(贵重)(珍贵)
专zhuān(大专)(专心)
幼yòu(幼儿园)(幼小)
器qì(电器)(机器)
多音字:
教jiào(教室)(教师)
jiāo(教书)(教学)
近义词:
初—始 善—好
反义词:
近—远 贵—贱 老—少
理解词语:
苟:如果,假如。
乃:就。
迁:搬迁,变迁,变化,改变。
宜:意思相近的:合适,适宜。意思相反的:不宜。
琢:雕刻。
器:器具,有用的玉器。
义:道理。
课文理解: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不一样,性情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不打磨它,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课外拓展:
新三字经
进校门,守秩序,靠右行,不拥挤。
见师长,先问好,要热情,懂礼貌。
课堂上,要动脑,写作业,要仔细。
课间操,认真做,文明语,挂嘴上。
十分钟,备学具,不喧哗,不追跑。
放学时,路队齐,出校门,守交规。
新世纪,好儿童,懂文明,有礼貌。
三字经
所属类别 : 其他文学作品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作品影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①同上一课堂
推荐指数:⭐⭐⭐⭐⭐
②名师云课堂
推荐指数:⭐⭐⭐⭐⭐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r__ __ī l___ __uàn
热 踢 炼 锻
__ū __uì __ì __òu
初 贵 器 幼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性别(xīnɡ xìnɡ) 教师(jiāo jiào)
善良(sàn shàn) 迁动(qiān qiàn)
三、看拼音,写汉字。
jìn yuǎn yù
1.从( )到( )看( ),
xí
已经成了张专家的一种( )惯。
xiānɡ yì
2.大家终于明白了“( )互”的深刻含( )。
四、我来扩词。
习( ) ( )
玉( ) ( )
相( ) ( )
五、反义词,连一连。
老 近
远 恶
善 是
非 幼
六、根据意思写句子。
1.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刚生下来都是善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h ɡ q y
二、xìnɡ jiào shàn qiān
三、1.近 远 玉 习 2.相 义
四、温习 补习 玉米 玉器 互相 相信
五、略
六、1.人不学,不知义。
2.人之初,性本善。
3.苟不教,性乃迁。
4.玉不琢,不成器。
5.子不学,非所宜。
答案
《三字经》节选
昔孟母,择邻处(chǔ),
子不学,断机杼(zhù)。
窦(dòu)燕(yān)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