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姓 xìng(姓氏)  氏 shì(氏族)  

李 lǐ (张冠李戴)古 gǔ  (古今)  

吴 wú (东吴)  赵 zhào(赵国)

孙 sūn (子孙)  周 zhōu(周全) 

官 guān(官员)

 

二、会写字及组词

姓(姓名)(姓李)(姓王)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

国(中国)(国画)(国学)  

王(国王)(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

 

三、易写错的字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四、部首

弓(张)  走(赵)   钅(钱)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  很多--许多

反义词  很多--极少

 

六、多音字

什:shí (什锦) shén (什么)

 

七、课后练习

1、你姓什么?我姓林。什么林?二木林。

2、你姓什么?我姓吴。什么吴?口天吴。

3、你姓什么?我姓马。什么马?白马的马。

4、你姓什么?我姓杨。什么杨?杨树的杨。

 

八、理解词语
姓氏:你名字中前半部分。如果是单姓,就是第一个字;如果是复姓,就是前两个字。
东方: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本课指人的姓。
 
九、句子解析
你姓什么?我姓陈。什么陈?耳东陈。
他姓什么?他姓章。什么章?立早章。
你姓什么?我姓吕。什么吕?双口吕。
你姓什么?我姓何。什么何?单人可。
 
十、仿写
你姓什么?我姓陈。什么陈?耳东陈。
他姓什么?他姓章。什么章?立早章。
你姓什么?我姓吕。什么吕?双口吕。
你姓什么?我姓何。什么何?单人可。
 
十一、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诵读《姓氏歌》,让我们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激发我们识字的兴趣。

 

相关资料

百家姓的来历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微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左传隐公八年》记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是说,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社会职能上说,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正如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氏所以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回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能”。
战国时期,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见于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在《史书》中写秦始皇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就是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庭,意思是世居某郡,以当地所仰望。随着姓氏的产生,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汉书艺文志》所裁《世本》15篇,据说系战国时史官所撰,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裁姓氏来源的典籍。此后,姓我著作层出不穷,例如:西汉有史游的《急就章》;东汉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齐有王俭的《姓谱》,梁有王僧孺的《百家谱》、徐勉的《百家谱》;北齐有魏收的《魏书官氏志》;唐代有官修的《氏族志》,柳冲的《大唐姓系录》,韦述的《开元谱》,柳芳的《永秦谱》,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有无名氏的《百家姓》,邵思的《姓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的《通志氏就篇》;明代有吴沈等的《千家姓》,凌迪知的《古今万姓统谱》;清代有熊峻运的《新纂氏族笺释》,任若海的《太平图话姓氏综》,张澍的《姓氏寻源》,等等。这些姓氏书,尽管由于受时代的=阶段的制约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呢?据《半月谈》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归纳起来,分门别类,大致有以下十几种来源:一、以国名为姓氏。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诸侯国遍布神州,有许多国的王族以国名作为姓氏。二、以邑、亭、乡名为姓氏。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乡、亭都是古代行政区划,秦汉时,大体上十里一亭。每乡约12500户,十亭为一乡。三、以居住地为姓氏。一般是无封土之人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复姓较多,大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四、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五、以祖上谥号为姓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平行为褒贬善恶所加的称号叫溢号。六、以爵位为姓氏。爵位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七、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八、以官职为姓氏。九、以技艺为姓氏。十、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赐姓即天子、皇帝赐给臣民的姓。避讳,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十二、因避仇、避祸而改姓。十三、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古代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羌、氏、羯等少数民族原有的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经过多次民族融合,有的已改成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
图文解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学视频

同上一课堂

推荐指数:⭐⭐⭐⭐⭐

 
 
 
 
 
 
 
 

名师云课堂

推荐指数:⭐⭐⭐⭐⭐

 

 
 
 
 
同步练习1

图片

二、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万  (   )(      )   王  (     )(        )

口  (   )(      )  土  (     )(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你姓(    我姓(    什么(    (    

 

四、重点段落品析。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填一填。

   古月(    ),口天(    (     徐,(    许。

   2.请你试着写一写。

   子小(    ,女生(    

 

五、笑一笑,乐一乐。

笑话:曹先生喜欢与水先生散步,每次熟人遇到他们,熟人就说:“快跑呀,曹(潮)水来了。

请你想一想,这则笑话里的“曹水”是指谁和谁?

 

参考答案:

一、姓 xìng  李 lǐ  张 zhāng  吴 wú  钱 qián  官 guān

二、方 方向  主 主要  日 日子  王  姓王

三、什么  李  李  木子李

四、胡  吴  双人  言午  孙  姓

五、曹先生和水先生 

 

同步练习2

图片

 

参考答案

一、我会写

二、根据提示写出姓氏。

木子(李)  弓长(张) 立早(张 )  耳东(陈 ) 口天(吴)

古月(胡)  文刀(刘) 双木(林)  言午( 许) 双口( 吕  )

丘山(岳)  关耳(郑) 广龙( 庞)  木易(杨) 舍予(舒)

女兆(姚 )  加贝(贺) 鱼包(鲍)  雨田(雷) 木土(杜 )

三、照样子,说一说。

例:什么徐?双人徐。

1、什么黄?草头黄。

2、什么何?单人何。

3、什么钟?金旁钟。

例:什么方?方向的方

4、什么梅?梅花的梅。

5、什么蓝?蓝天的蓝。

6、什么成?成功的成。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把文中的复姓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东方、慕容、上官、诸葛、司徒、欧阳

2、从文中(上千种)(遍四方)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中国的姓氏非常多。

同步练习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类文阅读
推荐阅读:《姓氏歌》,课外之旅,47秒

姓氏歌

什么郑,关耳郑。什么刘,文刀刘。什么陈,耳东陈。

什么邓,又耳邓。什么林,双木林。什么雷,雨田雷。

什么杨,木易杨。什么孙,子小孙。什么唐,广口唐。

什么时,日寸时。什么和,禾口和。什么何,人可何。

什么季,禾子季。什么计,言十计。什么杜,木土杜。


					

						

							

								

									

										

													

														

															

																

																	

																		
一年级下册目录